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是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示范區于2019年11月正式揭牌。在這四年來,在示范區這片“試驗田”,綠色生態、產業創新和各項內容的互聯互通正勾勒出示范區高質量發展的新圖景。
在位于滬蘇浙地域交界處,國內首個橫跨兩省一市的建筑項目“方廳水院”已完成部分基樁建設。項目搭載的綜合能源系統,未來將廣泛應用于工業園區、商業綜合體、數據中心等多場景。得益于“審批一體化”“兩地委托一地”等創新制度模式,這個位于“長三角原點”的項目正快速推進,整體工程將于明年年底前竣工。
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新發展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朱翊元說:“通過我們的協調溝通、協商會商這種機制,包括我們有制度性的安排,所以在審批上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做到了拿地即開工,我覺得示范的作用是比較大的。”
上海青浦與蘇州吳江共同于2020年啟動元蕩堤防達標和岸線生態修復工程建設。如今,修復工程已經進入到三期,這也是示范區首個跨界湖泊濱水岸線生態修復項目。
上海市青浦區水務局副局長陸曉峰稱:“在湖濱岸線50米的范圍內,做了一個水下森林。接下來,逐步導入生態+體育、生態+文化、生態+產業。”
“綠色”“創新”屬性的不斷疊加,也吸引不少龍頭企業加速落地。走進蘇州吳江的恒力長三角國際新材料產業基地,一條條聚酯薄膜生產線正全速運轉,各類規格的薄膜成品整裝待發。作為省重大項目,該項目投資規模、技術水平、產能均創下行業單體項目建設之最。
江蘇康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鞠金虎表示:“12套裝置里面,目前已經有6套裝置投產試運行,到明年的一季度將會全面投入試運行。”
截至目前,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已合計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9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370家、科創板上市企業6家,已形成了裝備制造、紡織服裝、新材料、電子信息四大千億級產業,以及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醫藥等三大百億級產業。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