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地方政府債務保持較快增長,債務余額從2019年底的21.1萬億元增加到2022年底的35.1萬億元,三年間增長了66%,對穩投資、擴內需、補短板發揮了重要作用。”7月12日,財政部金融司原司長孫曉霞在CMF宏觀經濟熱點問題研討會暨《中國地方政府債券藍皮書》發布會上表示,在實現穩增長目標的同時,也面臨著地方債務規模膨脹較快、債務壓力上升的問題,債務風險成為日益關注的熱點問題。
研討會上,孫曉霞就實現政府債務可持續發展談了自己的看法。
宏觀上,孫曉霞表示,要注重債務規模和經濟增長的平衡,政府債務規模增長要與經濟增長之間形成良性循環。如果政府債務能夠產生足夠大的經濟效益,增強經濟發展后勁,經濟規模越來越大,債務風險就會相對收斂。“理論上有最優債務規模的討論,認為存在最優債務率,能使得經濟增長達到最大值。但現實情況往往更為復雜,政府很難確定最優的債務規模,更難將債務維持在一定規模上。”
孫曉霞認為,這就要求債務規模要適度可控,要對舉債保持科學謹慎的態度,避免債務規模的無序膨脹。目前我國顯性債務風險總體可控,2022年政府負債率控制在50%左右,低于國際通行的60%的警戒線,低于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的水平。我們更需關注的是隱性債務規模及風險的防范和化解。
中觀上,孫曉霞指出,要注重債務結構問題,債務可持續與債務結構息息相關。從期限上看,如果短期債務占比高,政府融資壓力較大,容易受融資條件壓力沖擊,出現流動性風險。從性質上看,我國中央政府債務相對較少,地方政府債務比較多,地方政府債務中一般債少,專項債多。截至2022年底,我國政府債務余額為60.94萬億元,其中國債余額25.87萬億元,占比42%;地方債余額35.07萬億元,占比58%,這個比重結構與多數發達國家的情況明顯不同。
孫曉霞表示,從中央層面看,我國財政擴張還有一定空間,未來可考慮增加全國一般預算赤字,主要用于增加經常性支出。由于地方專項債用于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投資項目,在實踐中,近年來很多專項債項目并沒有太多收益或者收益遞減,未來可以考慮增加一般債比重,適當增加地方預算赤字,發行地方一般債來彌補,并只能用于資本性支出。
微觀上,孫曉霞指出,要注重債務資金的用途以及使用質量、收益、效益。債務資金的合理高效使用是保障債務可持續的基石,也是調節債務結構和債務規模的重要手段。債務資金只有用于投資性支出而不是消費性支出,才會相應形成資產、現金流收益,從而進行相應的債務償還。債務資金的投向及其使用質量效益的不同,會對未來債務償還能力形成不同的影響。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