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輯獎”由蓋世汽車發起,旨在“發現好公司,推廣好技術,成就汽車人”, 并圍繞著“中國汽車新供應鏈百強”這個主題進行展開,重點聚焦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底盤、人工智能、軟件、芯片、動力總成電氣化、熱管理、車身及內外飾、低碳新材十大細分板塊,進行優秀企業及先進技術解決方案的評選,向行業內外展示這些優秀的企業和行業領軍人物,共同推動行業的發展和進步。
金輯獎現已成功舉辦五屆,每年金輯獎歷時200多天,超數百萬汽車人關注并參與網絡票選,累計1000余家企業參與”影響力人物“、”創新技術“獎項申報,共計2000余項先進技術參與評選:從第一屆的參選群體70%為外資企業到今年的60%為本土企業,金輯獎見證了中國企業在智能電動車供應鏈賽道上的成長與發展歷程,中國力量正在全面崛起。
第五屆金輯獎設置了五大獎項:中國汽車產業影響力人物、中國汽車新供應鏈百強、最具成長價值獎、最佳低碳實踐企業以及低碳車型。本屆金輯獎歷時200多天,共有396家企業參與申報,涉及365項入圍技術。經過評委會嚴格評定,最終有176家企業榮獲獎項,154項技術脫穎而出。
在當前中國汽車新供應鏈重構的大背景下,以電動化為序幕,低碳化、智能化也已悄然成為下一階段產業競爭的焦點。眾多企業紛紛向自動駕駛、智能座艙、電動化、輕量化、低碳化、軟件定義汽車等技術領域進軍,相關產品和技術的創新也在迅速推進。在本次金輯獎中國汽車新供應鏈百強中,這一趨勢表現得尤為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獲獎的百家企業中,有62家企業專注于智能化領域的技術研發,包括智能座艙、智能駕駛、芯片、軟件、人工智能等領域。
智能化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企業決勝未來的主戰場。僅以本次百強榜中的智能座艙領域為例,便聚集了博世、麥格納、安波福等國際巨頭,以及延鋒、東軟、德賽西威等本土零部件企業,還有華為這一明星跨界玩家。
此外,資本市場對于智能電動汽車的投資熱情也持續高漲。據蓋世汽車統計,截至2023年10月31日,今年國內智能電動汽車領域累計約披露235起融資事件,其中約114起與智能駕駛相關。
隨著新能源汽車和智能駕駛技術革命的深化,汽車產業的數字化轉型、產品數字化升級以及消費方式的數字化變革正隨之而來。整個產業鏈正在經歷一次徹底的重構和洗牌。在這個過程中,只有緊跟時代潮流,甚至先行一步的企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