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上午,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田玉龍介紹,上半年我國工業經濟企穩回升的趨勢十分明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高于上半年GDP 2.5%的增速其中制造業貢獻較大,增加值占GDP的28.8%分析認為,制造業在工業經濟中的貢獻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推動中國已經采取了很多措施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盡力保持制造業的相對穩定,但未來會面臨很多挑戰
制造業數據亮眼
田玉龍介紹,今年上半年,受疫情防控和國內外復雜多變形勢的影響,工業經濟遭受突發性沖擊國家不斷出臺政策,加快經濟穩定增長各方努力促進經濟穩定增長,5月和6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7%和3.9%特別是6月份,制造業PMI在連續3個月低迷后再度回暖,充分發揮了宏觀經濟的作用
在這份成績單中,制造業的數據相當搶眼從制造業占GDP比重來看,二季度,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28.8%,比2021年提高1.4個百分點,從投資貢獻看,二季度制造業投資增長7.4%,高于固定資產投資3.2個百分點
事實上,最近幾年來我國制造業發展態勢良好,是國民經濟穩定運行的有力支撐數據顯示,2012年至2021年,制造業增加值從16.98萬億元增長到31.4萬億元,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由9.4%和28%提高到15.1%和32.4%,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一
智能制造大梁
制造業在工業經濟中的貢獻,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推動在疫情和國內外復雜形勢的影響下,我國采取多重措施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盡力保持制造業比重相對穩定制造業整體回暖,高技術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不斷融合發展,智能制造與產業轉型協同發力,奠定了國家產業鏈趨同的基礎經濟學家宋清輝說
數據顯示,今年1—6月,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高于制造業6.8個百分點二季度,單晶硅,多晶硅,光伏電池等產品產量分別增長61.3%,50.6%和30.4%,比一季度分別提高37.3%,13%和6.1%
在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方面,智能制造是關鍵一招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財經頭條首席經濟學家徐洪才認為,最近幾年來,傳統產業正在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新產業,新動能的平穩快速增長離不開國家政策的傾斜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鼓勵增加R&D投資,激發企業創新動力等措施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智能制造推動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比如在傳統汽車領域,工業機器人和智能技術被廣泛應用,尤其是5G應用,推動了物聯網的發展物聯網的世界將會加速,無人車間等智能應用場景會越來越多徐洪才說
穩定經濟的工具箱是有效的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制造業PMI生產指數達到52.8%,比上月上升3.1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達到50.4%,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達到51.3%,上升7.2個百分點。
"這三個指數都超過了50%的榮枯平衡線."告訴北京商報今日記者,這些都表明未來生產經營活動是趨勢性向上的,一攬子穩定的宏觀經濟政策已經取得成效同時也反映出成本控制對制造業起到了明顯的推動作用
"展望未來,制造業也將面臨挑戰和不確定性."徐洪才說,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仍然很高,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基礎能源原材料以及糧食的未來價格存在不確定性美聯儲加息導致的外需收縮等外部環境挑戰可能會增加
在分析制造業走向時,宋清輝建議,應充分運用更多金融工具,為制造業注入更多金融活水,促進中國制造業健康,持續,高質量發展。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