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銀監會召開償付能力監管委員會第16次工作會議,分析了保險業償付能力和風險形勢,研究了2022年第二季度保險公司綜合風險評級結果。
銀監會數據顯示,二季度末,納入會議的181家保險公司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20.8%,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48.1%實際資本4.96萬億,最低資本2.24萬億財產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公司和再保險公司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238.5%,214.7%和310.4%,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203.7%,134.1%和281.2%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顯示,二季度部分保險公司償付能力較一季度有所下降,但行業整體償付能力充足率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保險行業運行平穩,風險總體可控。
具體來看,在已統計的61家壽險公司中,38家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較一季度有所下降,76家財險公司中,36家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環比下降,10家再保險公司中,6家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逐月下降。
行業整體償付能力穩定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76家財險公司中,33家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逐月下降,36家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逐月下降但總體來看,二季度保險業償付能力保持穩定近七成公司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大于200%,僅有10家公司低于150%,3家公司低于100%
綜合來看,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下降與二季度實際資本減少和最低資本要求提高有關。
根據監管要求,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大于5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大于100%,綜合風險評級在B級以上,是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達標的三條紅線。
對于償付能力不達標的保險公司,最嚴監管可以采取暫停其所有新業務或者限制其業務范圍的監管措施。
本季度,根據《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條例》和《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定》,財險行業僅有安心財險一家公司核心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負,均為—1055.71%,8家財險公司綜合風險評級不達標。
許多公司計劃增加資本和發行債券來提高償付能力。
納入統計的61家壽險公司中,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均達標,但4家公司2022年一季度風險評級為C級,不符合監管要求其中,何忠人壽,渤海人壽維持C級不變,百年人壽,三峽人壽由B級下調至C級
海通證券研報指出,新規下償付能力不足的公司,最遲在2025年前可以得到償付能力的適當調整在過渡期內,償付能力不足的保險公司可以通過增資,發行債券,減少分紅,調整業務結構等方式補充資本,使償付能力充足率回歸正常水平
事實上,今年4月以來,已有多家保險機構發布資本補充預案,多渠道補充資本,部分保險公司已完成增資。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