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天命之年的支教選擇,一場跨越1314公里的山海情誼,把天津教師張振香與甘肅平涼市靈臺縣東關小學那里的孩子們,緊緊連接在一起。
從天津到靈臺,走過365個日夜,張振香即將結束她的援教生涯,告別她的55個“小蘿卜頭”。“來到了靈臺,與我們55個孩子能夠共同生活一年,是人生當中一次非常難得的經歷。”她說,如今,最放不下的就是這些“小蘿卜頭”們。
2023年8月初,張振香積極響應“津靈協作”計劃,主動請纓,遠赴靈臺援教。8月28日,靈臺縣東關小學五年七班學生迎來了他們的張老師。
“干嗎呢?昨兒個。”濃濃的天津方言,使教室里一片歡聲笑語。初入班級,張振香陽光般的笑臉,感染著學生。她給自己定下“不拋棄,不放棄每一個學生”,和學生立下了“在能力范圍內做最好的自己”的師生奮斗目標。
在隨后的日子里,張振香用心觀察著班里每個孩子。調皮不愛學習、學習好有些懶惰、聰明愛哭課堂膽怯、活潑愛運動、機靈愛發脾氣、善良愛幫助同學、能歌善畫、字體漂亮、舞姿優美的孩子都走進她的心里。“我喜歡她講課時的幽默風趣,喜歡她動不動會給我們驚喜,喜歡她在上課時會給我們給予鼓勵。”五年級七班學生曹文鐸說。
張振香把天津先進的教學理念帶到靈臺,將小組合作等模式帶進課堂。不讓學生做“看客”和“聽客”。小組合作、分享交流、競賽互動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動口、動手、又動腦。漸漸地,學生們變得認真聽講、踴躍回答,有時捧腹大笑,有時深入思考……越來越多的學生愛上了語文課,愛上了這位來自渤海之濱的老師。
“她對我們的教育方式很特別,在我們上課的時候,她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候給我們一些小驚喜。”學生成子涵插話道。結合學科教學及學校活動,張振香帶著孩子們博覽群書、寫好漢字、誦讀古詩詞,帶著孩子們跨越時空走進津城,了解小站稻、葛沽蘿卜,民俗遛百病,品嘗天津的麻花、崩豆張的崩豆,蝦醬、打鹵面,欣賞海河、渤海的壯美;帶著孩子們放風箏、抖空竹。
“愛是教育的靈魂,愛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愛孩子,我才愿意為他們真心真情真意地去付出這些。”張振香說道。而孩子們回饋給張振香的則是清晨荊山的霧靄、是皇甫謐的中醫養生之道、是靈臺博物館浩瀚歷史、是春日野菜、山花里的一路歡歌,更是一個個渴求知識與關愛的純真眼神……
“教育是一場幸福的相遇,我現在已年過半百,一個人能有幾個50歲,能夠來到美麗的靈臺,與孩子們相遇,這種緣分真的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她說。
無論是作業本上一句句溫情的鼓勵,還是在課堂上別具一格的小獎勵,再或者邀請孩子們到宿舍品嘗天津特色小吃,打鹵面、老豆腐。“對孩子來講就覺得很興奮,得到老師的邀請,會讓孩子們感覺到感受到很新奇,是備受孩子們喜歡的激勵方式。”張振香說。
除教語文教學外,張振香還擔任五年級一個班的課后服務課的科技活動教育。她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質疑研討、利用生活中的吸管、硬筆、洗潔精、牙簽、棉線等物品動手實驗,寓教于樂。她給孩子們講磁懸浮列車,講牙簽能立在盤子中是表面張力的作用,帶孩子們尋找大氣壓,做視覺暫留等實驗活動,使孩子們意識到科學就在身邊。
“有時候面對一個問題,講解一遍,學生聽不懂,她就講兩遍、三遍,她的這種不厭其煩的精神贏得了本班所有學生及家長的尊重和喜愛。”同帶一個班的景宏偉老師說,不到一個學期,整個班級的班風發生了明顯轉變,孩子們的成績也顯著提升。
她拿自己的工資為孩子們購置教具,用休息時間無償為基礎薄弱的學生輔導,給考試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送勵志書籍……采訪中,曹文鐸說道,“舍不得讓她在6月走,嗯,就想讓她多再多待幾天,多待幾天,再多教我們一會兒。”
張振香,只是天津眾多“津靈協作”計劃中奔向靈臺的干部人才中的一個縮影。他們,傾心傾力支援,用心用情幫扶,為推動“精靈協作”計劃注入了深厚的“海河情”“天津力”。如今,離分別只有短短幾天了,張振香正帶著她的“孩子們”,進行著最后的沖刺。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