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在线播放_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_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久久_免费popnhub国产在线视频 - 美女被艹网站

金財晚報

金財晚報

當前位置:首頁>產業經濟>

高成長企業|Digifluidic“變形記”:把檢測實驗室“裝”進便攜設

來源:證券之星 作者:牧曉 發布時間:2023-09-27 15:56   閱讀量:8431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彭敏靜,實習生蘇珊穎 珠海報道

微流控芯片最早可追溯至1990年,兩位瑞士學者率先提出“微流控芯片技術”,自此開創了微流控芯片技術的先河,該技術甚至被稱為下一代醫療檢驗領域的“顛覆性技術”。

“我們利用數字微流控技術形成產品之后,把大部分需要參與反應的試劑都集成在一張芯片里面,在這個微型空間里面能夠實現自動化。”珠海市迪奇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陳天藍將芯片的便利性類比一杯方便面。

這顆小小的芯片背后卻有大大的能量,撬動了百億美金市場。市場研究機構Yole Développement《Status of the Microfluidics Industry 2022》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微流控芯片產業的總規模為181億美元,預計到2027年全球微流控芯片市場份額將達到323億美元,2021-2027年復合年增長率達10.1%。

Digifluidic自2018年成立之初便瞄準了即時檢驗領域市場,致力于打造國內頂尖的EWOD數字微流控芯片醫學及通用研發平臺,已開發出疾病快速檢測的便攜式自動化設備與平臺“VirusHunterPlus”。繼2020年獲得超千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后,兩年后又完成近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

“在數字微流控芯片領域,目前國內主流的產品依舊是外國品牌。”陳天藍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伴隨著微流控芯片成本的進一步降低,行業將迎來爆發,未來Digifluidic的產品可以滿足部分市場需求。

變身微流控方案供應商

2009年,陳天藍進入澳門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在導師的指導下研發數字型微流控芯片。

2018年,為了更好實現技術產業化,陳天藍和同學董鋮共同創立公司,從事數字微流控核酸應用平臺的設計研發,并獲得澳門大學的專利授權和入股。而后,Digifluidic也成為澳門大學建校以來首家通過技術轉移成功孵化的科技企業。

“我們從學校帶出來的是一塊小小的反應板,你可以在上面進行細胞培養、血液分析、DNA檢測等。”陳天藍表示,一塊小小的芯片承載著無數的產業夢想,在經過多番摸索和市場調查后,陳天藍選擇了核酸檢測芯片的產業方向。

目前,Digifluidic已在醫療體外診斷、寵物病原檢測、食品安全檢測和農業病害檢測領域開發出多種數字微流控芯片,將這些芯片運用于現場快速核酸檢測設備,通過與電腦連接的方式可即時生成檢測報告。

“通過在澳門大學近10年的研發,我們已經掌握了充分的技術。但是脫離學校之后,前期研發、雇人和耗材的相關費用,是我們面臨的最大困難。”陳天藍談及兩次融資對創業過程的支持。

2020年的融資推動了第一代產品的研發,并幫助兩位創始人組建了初創團隊。兩年后的融資則是加速了最新一代產品“Virus Hunter”的研發速度,也幫助Digifluidic從二十多人的團隊發展到現在的一百余人。

“Virus Hunter”外觀形似一臺迷你的電腦主機,包含鼻咽拭子、裂解棒、檢測試劑的檢測芯片和快速檢測設備,猶如將專業的檢測實驗室“裝”進了一臺便攜設備里。“傳統的核酸檢測通常需要6到12個小時出結果,而我們的設備檢測過程只需約半個小時,且單個檢測項目成本可低至50元。”陳天藍說。

“我們最新一代的產品集成了分子檢測的全流程,等于把需要在實驗室里操作的整個流程,都集中在一塊芯片里面。”陳天藍表示,最新一代產品Virus Hunter Plus已經發布,接下來會繼續拓展市場。Digifluidic的競爭力在于,利用數字微流控技術研發出的芯片可以實現人手操作的自動化,使用方便性高,且成本低,易于被市場接受。

如今,陳天藍瞄準的微流控技術賽道日益火熱。截至9月20日,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以“微流控”為關鍵詞查詢天眼查數據已有1363存續在業的企業。包括華邁興微、普施康生物、科瑞達生物、科訊生物、源景泰科、博識診斷等企業已經開始進行差異化布局和自主創新,新場景新應用不斷落地。

而Digifluidic在持續研發自動化核酸分析系統的同時,團隊也不斷探索商業模式上的創新。

除了直接銷售自主設計生產的數字微流控核酸應用芯片和平臺,Digifluidic還為多家國內上市公司提供數字微流控產品的ODM/OEM服務,根據客戶的需求,共同開發數字微流控芯片并批量生產。

“很多公司沒有足夠的研發能力,所以我們瞄準這一塊市場,為有需求的客戶提供解決方案。對一些上市公司進行供貨時會簽訂相應的協議,去保護大家在合作過程中不會出現利益沖突。”陳天藍表示,未來Digifluidic將持續推動自主研發技術產品,還可以為客戶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

陳天藍透露,Digifluidic明年將迎來較大增長,預期營收達到五千萬至一億元規模。

發力疾控領域自主創新

“在數字微流控芯片領域,目前國外的產品依舊是市場主流,國外技術相對更領先。”陳天藍說。

差距從市場反應來看便可見一斑。根據Yole統計數據,2017年中國微流控市場規模約5.52億美元,其中國際品牌在國內微流控產品的銷售額達到3.68億美元,占比67%。

基于微流控的巨大應用前景,近幾年國家也持續加大微流控技術相關領域的政策支持力度。《“十四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提出,發展微流控芯片、細胞制備自動化等先進技術,推動抗體藥物、重組蛋白、多肽、細胞和基因治療產品等生物藥發展,鼓勵推進慢性病、腫瘤、神經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和罕見病的原創藥物研發。

盡管中國微流控市場的發展仍處在初級階段,但正在快速增長,微流控領域備受資本關注,其應用場景正在逐漸被認可。動脈橙產業智庫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3年上半年,國內微流控領域共計發生融投資事件108起,資本市場累計向微流控領域注入58.2億元資金。

Digifluidic的團隊敏銳地察覺到微流控市場對于自主創新的需求。在疾控領域,經過新冠肺炎疫情,國家非常重視提高檢測發熱及流感病人致病原的準確度,而目前國內還沒有任何產品可以滿足此類需求。

“我們的一張芯片可以同時做32重聯合檢測,由此可以一次性把大部分有可能引起發熱或者流感癥狀的病毒檢測下來。”陳天藍坦言,Digifluidic期望能夠在疾控領域將自主研發的產品推向市場,并降低檢測成本。

為了進一步獲得市場的認可,今年Digifluidic持續與疾控中心合作測試,免費為其提供檢測服務。目前,Digifluidic與疾控中心的產學研合作,主要是使用數字微流控技術,實現新型冠狀病毒、甲型流感、乙型流感和其他冠狀病毒的多種呼吸道易感病毒的核酸聯檢,制作方案包括試劑、芯片、設備、軟件在內的成套產品。

當前體外診斷場景應用較成熟,器官芯片、微球制備等新興應用領域也開始吸引資本關注。

“核酸檢測平臺經過新冠疫情期間在全球范圍內的服役,它的需求是極其旺盛且長期存續的。目前我們的研發組對器官芯片、細胞分析等平臺也有立項,但是目前這些在市場的需求還不是那么緊迫。”陳天藍說。

陳天藍認為,比起在細分領域深耕,Digifluidic首先應該穩住核心產品——EWOD數字微流控芯片醫學及通用研發平臺,以技術儲備的形式進行橫向拓展,在多種場景中實現“現場快速”的一體化檢測模式。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mangren

財經視界

財經圖文

熱門推薦

金財晚報僅作為用戶獲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網站地圖

Copyright 2018- 金財晚報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 備案號:蜀ICP備1301046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