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中國平安發布了《關于披露新保險合同準則專項說明的公告》,就新保險合同準則的主要變化及實施影響進行專項說明,并披露了基于新保險合同準則編制的2022年財務信息。此前,中國平安已于4月26日發布了新準則下的第一份季度業績報告,成為國內首批執行新保險合同準則的保險公司之一。
中國平安表示,新準則的切換不影響公司的業務實質和經營策略,公司產品策略不受影響,償付能力狀況不受影響,資產負債匹配管理實質不變。公告顯示,受新準則切換影響,平安集團總資產、總負債、凈資產變動幅度均在1%左右,實現了平穩切換;公司2022年度利潤指標呈現不同幅度上升,集團、壽險及健康險、產險的歸母營運利潤分別上升3%、2%、14%,歸母凈利潤分別上升33%、54%、14%。受新準則下保險合同收入計量方式變化的影響,2022年度集團基于國際會計準則的營業收入下降約19%。
為方便投資者及社會公眾進一步理解新準則對關鍵財務指標的影響,公司表示將持續披露如下重要財務指標:營運利潤及營運ROE,合同服務邊際(CSM,類似舊準則的"剩余邊際"),新業務合同服務邊際(NBCSM,類似舊準則的"新業務貢獻")并測算新業務利潤率(在新準則下,新業務利潤率=新業務CSM/保費現值),內含價值(EV)和新業務價值(NBV)等。
公告也顯示,平安產險業務新舊準則切換整體影響較小。新準則下,絕大部分的產險業務仍以保費分配法來計量,綜合成本率仍是衡量業務盈利能力的關鍵指標。
據悉,2020年12月24日,財政部正式發布了新保險合同準則,在保險服務收入確認、保險合同負債計量等方面作了較大修改,具體包括調整保險服務收入與保險服務費用的確認原則,修訂保險合同負債計量模型,修訂未賺利潤負債的計量,改變保險合同負債折現率編制方法,優化資產負債會計匹配等。按照新準則的要求,境內外同時上市的企業,自2023年起執行,其他企業最晚于2026年起執行。
中國平安表示,在新舊準則的切換過程中,為全面保障新準則實施的系統性、完整性和準確性,公司需要更多的時間觀察和分析,將持續開展日常監測、收集市場回饋,并依托公司覆蓋全流程的數字化經營體系,適時優化披露、強化數據驅動。未來,公司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推動經營的高質量發展,不斷升級保險產品體系,踐行國際化水平的公司治理,保持償付能力、投資收益與資產負債管理長期穩健,為客戶、股東、員工和社會貢獻可持續增長的價值。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