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在线播放_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_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久久_免费popnhub国产在线视频 - 美女被艹网站

金財晚報

金財晚報

當前位置:首頁>民生消費>

夾縫中求發展二線動力電池企業如何重塑“肉身”?

來源:中青網 作者:顧曉蕓 發布時間:2025-02-26 11:52   閱讀量:7327   

二線動力電池企業正遭遇“雙面夾擊”,一場殘酷的產業洗牌已經來臨。

本報資料室/圖

“在動力電池領地,面對兩家頭部企業合計近70%的市場份額壟斷,以及車企自有動力電池產能的崛起,二線動力電池企業正遭遇‘雙面夾擊’,一場殘酷的產業洗牌已經來臨。”近日,一位動力電池企業內部人士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的這句感慨,道破了二線動力電池企業的生存困境。

壓力之下,二線動力電池企業不得不選擇重塑“肉身”,或避開鋒芒選擇細分賽道走差異化路線,或押注儲能藍海,或出海建廠,在技術與資本的鋼絲上演繹著“向死而生”的生存哲學。

遭受“兩頭擠壓”

這兩年,對于遭受兩頭擠壓的二線動力電池企業來說,要“體面地活著”,或者要進一步打開市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記者梳理發現,從2021年到2024年,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前十五名榜單中,除了寧德時代、比亞迪(002594.SZ)、中創新航(3931.HK)三家動力電池企業的座次保持巋然不動外,榜單中的其他企業或上或下,不斷有新面孔出現,亦有老面孔遺憾出局,變化頻繁發生。

2021—2024年,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從154.5GWh增長到了548.4GWh,“盤子”越來越大。而在這一背景下,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兩家頭部企業地位穩固,合計市場份額從67.3%進一步增長到了69.82%,二線和三線動力電池企業所剩的市場份額只近三成。

引人關注的是,在動力電池市場中,頭部企業與“腰部”企業市場之間市場份額兩極分化現象嚴重。2月17日,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1月,寧德時代與比亞迪動力電池的裝車量分別為18.25GWh、8.88GWh,市場份額分別為47.08%、22.90%。而處在榜單第九位和第十位的極電新能源和正力新能,市場份額僅為1.50%和1.06%。

“在動力電池行業,我們連‘內卷’的資格都沒有,沒人卷得過比亞迪、寧德時代。動力電池領域中兩強格局非常顯著,除了市場份額以外,只有寧德時代和比亞迪最賺錢,其他企業各有各的優勢,但目前也各有各的難處。”億緯鋰能董事長劉金成此前在2024年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的這段話將二、三線動力電池企業所面臨的現實真實地反映了出來。

二線動力電池企業的處境在財報中可窺見一二。近期,位于河南省焦作市的動力電池企業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2024年度業績預告。其在公告中稱,預計2024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出現虧損,虧損范圍為2.6億元至3.2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虧損3.7億元至4.3億元。這一虧損成績單與其2023年5.1億元歸母凈利潤、4.7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的業績形成了鮮明對比。

動力電池企業鵬輝能源的經營業績也由盈轉虧。其在近日發布2024年度業績預告稱,預計2024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1.65億元至2.32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虧損2.24億元至3.14億元。而在2023年度,鵬輝能源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310.2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5799.1萬元。

之所以出現虧損,兩家企業均將市場競爭加劇列為主要原因之一。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二、三線動力電池企業所面臨的競爭壓力并非僅僅來自頭部企業寧德時代與比亞迪的“向下”擠壓,車企自有電池產能的釋放也為市場競爭的加劇“添了一把火”。

記者注意到,在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前15名榜單中,已有多家車企自有品牌進入,擠占二線廠商的“二供”份額。

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的數據,2025年1月,比亞迪、蜂巢能源、極電新能源和耀寧新能源4家企業均進入了國內動力電池裝車量前15位,分別排名第2、第5、第9和第13位。而在前幾年中,除了蜂巢能源外,鮮少有車企旗下自有動力電池品牌進入榜單。

“2018年,我國實現裝機配套的動力電池企業有102家,到2023年底只剩下了一半,預計2025年、2026年動力電池行業仍將處于加速淘汰期。在這期間,頭部企業憑借規模效應和議價能力占據優勢,車企自有品牌亦進一步擠壓市場空間,二、三線廠商生存壓力加劇。”上述動力電池企業的內部人士對記者說道。

走差異化路線求生

在一個產業的發展過程中,競爭洗牌的過程是長期的、曲折的,而且是復雜的。多位受訪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就動力電池產業而言,在“強者恒強”的格局下,缺乏技術或成本優勢的企業將面臨更大的生存危機。未來,行業洗牌將加速,通過差異化路徑求生,進行技術革新與出海拓展市場空間,將成為二、三線動力電池企業突圍的關鍵。

在一眾二線動力電池企業中,蜂巢能源以短刀電池技術見長,其在短刀電池領域中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2024年,蜂巢能源短刀電池在市場交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全年交付量突破27萬套,其中2024年12月單月出貨量超過5萬套,創造了單月出貨量的歷史新高。

“2025年,我們會把短刀作為最核心的一個主打方向。與此同時,要重點打造越野車專屬電池。新能源越野正在成為一個增速很快并且溢價較高的市場,但是以前還沒有動力電池企業去為這個領域打造專屬電池。”蜂巢能源董事長楊紅新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蜂巢能源對于2025年的規劃是形成更清晰的產品競爭策略,找到更精準的細分市場。

成立于1997年的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老牌鋰電池生產商,也是國內唯一一家國資控股的鋰離子電池研發與制造企業。記者注意到,2019年力神電池還處在行業第四位,但近些年已難在行業榜單中見到其身影。

記者了解到,當下在耕耘傳統產品線的同時,力神電池把搶占低空賽道作為其搶占市場的突破點。力神電池子公司——力神新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首席技術官于長虹此前在一場行業論壇上表示,公司半固態電池已實現了低空無人機的應用和搭載,并且已實現了402Wh/kg半固態電池的突破。未來,公司將在更高能量密度的500Wh/kg半固態電池技術上進行突破和推進。

多氟多也在積極探索新的市場機會。多氟多董事長李世江稱,目前多氟多正在研究新的鋰電池回收路線,嘗試開發電解質或正極材料的再生技術,這是多氟多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推動動力電池的再利用和循環利用,既能降低生產成本,又能提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這是一些企業選擇以此為突破口的原因之一。

在二線動力電池企業中,欣旺達以快充技術見長,目前欣旺達已與理想汽車完成深度綁定,并與東風公司合資成立動力電池生產企業——湖北東昱欣晟新能源有限公司。

欣旺達亦瞄準混動市場以及海外市場進行深度耕耘。“欣旺達正在努力構建自己的獨特競爭力,我們從2018年開始,就下了很大力氣開發混合動力車型的電池,目前已經做到了全球第一。”欣旺達副總裁梁銳稱,與此同時公司積極擁抱全球化浪潮,已在全球范圍內布局17個生產基地。

瑞浦蘭鈞亦將國際市場擴展作為發力方向。2025年1月,瑞浦蘭鈞發布公告稱,公司已決議在印度尼西亞投資建設電池廠。該電池廠第一期投產后預計可年產8GWh動力與儲能電池及系統以及電池組件。

“盡管二線動力電池企業在成本控制和靈活性方面擁有一定的優勢,但在技術研發和產能擴張方面的差距,使它們在與頭部企業的競爭中處于下風。為了減少對國內市場的依賴,一些二線動力電池廠商將目光投向國際市場,尤其是歐洲、東南亞等快速發展的電動汽車市場。”上述動力電池企業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在出海布局上,二線電池企業的路也并不好走,其面臨資金壓力和本地化成本挑戰。

此外,一些二、三線動力電池企業將轉型重點投向儲能領域,不過這一領域競爭同樣激烈,相對于頭部企業,二、三線動力電池企業轉向儲能領域面臨議價能力弱和資金缺口等問題。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mangren

財經視界

財經圖文

熱門推薦

金財晚報僅作為用戶獲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網站地圖

Copyright 2018- 金財晚報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 備案號:蜀ICP備1301046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