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的外資、民營經濟和新消費都有什么新情況、新特點,如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昨天下午,市委外宣辦與上海社會科學院聯手在上海書城推出2024年首場中外媒體學術沙龍,與會專家圍繞“高水平金融開放”“民營經濟與中國式現代化”“新消費增長點”等話題進行探討。
上海對外資的吸引力并沒有下降
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國際投資研究室主任、國際金融貨幣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研究員孫立行以“高水平金融開放與高質量引資環境”為題進行交流。
孫立行認為,利率變化、地緣政治、國內低成本優勢弱化,以及一些新興經濟體加大招商引資優惠力度等因素,確實影響了外資的流入。但是要看到,人民幣資產依然受外資青睞,上海外資企業的結構以及引資質量也在持續優化,上海對外資的吸引力并沒有下降。
孫立行認為,目前受各種因素影響,?外資、外企在“期望”和“觀望”中徘徊。他們對中國的經濟增長預期不一樣,對我國政策標準的透明度還有期待,我們需要對標對表高標準的國際規則,構建更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市場環境。要排查可能存在的歧視外資企業的規定和措施,杜絕在政策執行中一些變相的歧視,打破“玻璃門”“卷簾門”等隱形障礙,讓外商切實感受到中國實現高水平開放的允諾,以及我們為之所作出的努力。
孫立行認為,優化營商環境是對高水平開放的重要支撐。?我們目前的金融開放滯后于投資貿易開放。開放有風險,開放也是對沖風險、分散風險的有效工具,要兼顧開放與改革的協同性,以制度開放、制度建設來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
政策有了,還要讓民營企業知曉、用好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力量。如何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中更好發揮民營經濟作用?
上海社科院應用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上海民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湯蘊懿認為,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持續引導民營企業走數字化、綠色化、融合化道路,實現轉型發展。目前我國針對民營經濟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這對提振企業信心很有幫助,提高政策的知曉度、到達度,將有助于政策更好地落實。
”政策有了,還要做好宣傳,讓民營企業知道有這樣的政策,同時還要幫助他們用好政策。”湯蘊懿認為,許多民營企業是中小微企業,相對來說組織架構不完備,相關部門要做好相關宣教,降低他們獲取政策的難度。
此外,湯蘊懿認為,“一帶一路”的十年發展,為民企參與全球競爭、進入全球市場提供了基礎設施。而隨著產業鏈、供應鏈體系越來越短,解決信息不對稱、提高風險管控能力對民營企業來說也越來越迫切,“我們需要一個更加系統、完備的支持體系和預警體系,為民營企業更好地走出去保駕護航。”
抓住年輕人就是抓住了消費
上海社科院青年學術交流中心副主任、應用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曹祎遐作了以“上海商文旅體新的消費增長點”為題的交流。曹祎遐認為,從近期幾個節假日來看,上海消費穩步上升,節日假期消費體現出強大的生命力,而且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比如消費從白天向夜晚延伸,從旺季向淡季延伸。而豫園“一夜魚龍舞”的爆火則彰顯了中式美學、傳統文化強大的吸引力,體現了文化在消費中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而且,我們看到,年輕人正在成為消費的引領者,抓住年輕人就是抓住了消費。”曹祎遐認為,z世代的消費具有其自身特點,比如對“正能量”“精神力量”獲取的需求,《繁花》的爆火就是一個例子,其中的企業家精神、上海品牌的打造等,都有豐厚的精神力量;對社交、陪伴的需求,比如盲盒經濟,就是一種陪伴;對張揚個性的表達等,比如動漫經濟、漢服文化等,通過文化表示來體現自己的想法和態度。
“創意是玩出來的,消費需求是創造出來的,機遇是在融合當中呈現出來的。”曹祎遐認為,應虛實結合,事業產業兩條腿走路,實現文旅融合。
在主題發言后,二十余家境內外媒體記者還與三位專家圍繞“民營企業走出”“如何文旅互動推動旅游經濟發展”等熱點問題進行了積極交流。中外媒體學術沙龍是由上海市委外宣辦與上海社會科學院聯手打造的學術外宣平臺。每期沙龍聚焦重大主題和重要問題,邀請專家、官員、企業家等發表演講,增進駐滬外國媒體對中國社會的認識了解。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