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紅利投資這波行情簡化為“紅利”,只看股息率這一個指標,那就沒有把握這波行情的精髓。現在的市場和過往的最大區別就是“有一批中年歸來”。這些行業和公司經過十幾年的產業調整,估值低企、市場研究不夠,存在著巨大的“預期差”。這是十幾年產業調整磨出來的機會。
紅利投資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表現強勢。但即便如此,市場參與度仍不高。從客觀數據看,無論是機構配置還是這類股票的交易換手,都還談不上“抱團” “過熱”。從某種程度上講,這很令人費解,因為過去三年這些低估值、高股息的資產相對收益明顯,2024年更是有較好的絕對收益,但主流投資界依然處于“嘴上說、手中無”的階段。
只看股息率是不夠的
關于紅利投資,市場上較為普遍的理解是,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而觀察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即普遍認可的無風險利率,不斷向下走,并有可能持續低迷,在這種情形下,似乎紅利策略,或者股息率較高的股票就變得有吸引力了。這個邏輯形成閉環,比較完美,市場以此解釋過去半年,紅利策略是有效的、可執行的。那么,將這個觀點引申一下,其言下之義,是認為如果中國經濟重新回到高增長狀態,或者無風險利率開始向上提升的話,紅利策略就變得沒有效果了。
我們來看一下自2005年以來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和紅利/滬深300的變動情況,這兩根曲線有什么關系?拉長時間,從歷史上看,這兩者的關系就是沒有關系。因此,上述的邏輯其實是不成立的。
在A股市場上,總有人喜歡總結若干詞匯囊括整個行情,但很多時候這些詞匯并不能準確表達。
我們2021年開始配置這些低估值資產的時候,還沒有“紅利投資”“中特估”“避險行情”“國債收益率下行”等等說辭,我們僅從產業、估值等角度出發,發現這類資產的性價比極大。
因此,如果把這波行情簡化為“紅利”,只看股息率這一個指標,那就沒有把握這波行情的精髓。
從產業角度來思考
什么是股息率?從公式來看,是股息除以股價,進一步分析,就是每股收益乘以分紅率再除以股價,換個角度來理解,就是分紅率除以PE,因此,如果一個行業或者一只股票具備比較高的股息率,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估值要低,不能出現長期負增長,業績要穩定;二是分紅率要高,穩定的高分紅,放棄成長。但實際上,這兩個條件如果同時滿足,是有矛盾的,因為當一個行業或者一家上市公司分紅率非常平穩且非常高的時候,這個行業或者公司往往是公用事業型的,屬于穩健的行業或公司,市場給予的估值并不會低。所以,這兩個條件如果同時具備,并不容易。
我們來看紅利投資里最大的兩個板塊,煤炭和銀行,拉長時間來看,從2005年開始至今,當前這兩個板塊的PB估值只有高峰期的零頭,大概是歷史最高點的1/10。也就是說,這兩個板塊的估值從它們的歷史維度上來看是處在非常低的點位,只不過,大家都長時間的習慣了這種狀態,認為這樣的行業或者板塊本身就應該是“破凈”。但我們認為,這不是一種正常的狀態。
一個行業處于低估值,有很多種原因,有的是本身景氣度低,業績不好,低估值是必然。有的則是市場偏見。
比較三家典型公司,貴州茅臺、三一重工和中國神華——分別代表三個行業:白酒、工程機械和煤炭——從2012年至2022年的市凈率均值和凈資產收益率,可以發現,這三家公司周期的低點出現的時間差不多,基本在2015年到2016年之間,當時正值供給側改革,即三家公司周期的拐點出現位置相近,但市場給予它們的定位和評價卻千差萬別:貴州茅臺市場估值的低點在2014年年初,但基本面的拐點出現在兩年之后的2016年年初,茅臺一批價跌至800元左右。三一重工的估值和基本面拐點幾乎同時發生。中國神華的基本面拐點在2016年,供給側改革時,有許多指標可以跟蹤煤炭價格的變動,但市場的估值低點卻是在2020年,也就是說,市場始終對其不給予正確的對待,即便業績好轉,周期“歸來”。比較這些,可以發現,對于不同行業,市場的偏見是不一樣的,對于白酒行業,市場很容易“原諒”,哪怕在未來某一個階段才會周期“歸來”,但現在就可以給予一定的溢價。對于工程機械行業,是同步的。對于煤炭行業,哪怕基本面已經好轉,有大量證據表明行業已經走出長達十年的下滑態勢,仍不給予公平對待。
所以,為什么有些傳統行業的估值如此之低,不是因為其基本面太糟糕,而是過去十年,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成長股、科技股以及一些消費股上面,認為研究周期股沒有太大意義。這是市場偏見所導致的低估值。但這樣的預期差其實是一個投資機會。
再來看分紅率。銀行板塊分紅率較為平穩,多在20%-30%左右,煤炭板塊分紅率從2016年、2017年之后一路提升至今天的50%以上。分紅率提升的背后是行業整體的資本開支不斷下降,沒有新增產量,看起來行業沒有遠大空間和前景,是一個成熟的行業,但這部分錢可以留給投資者,提升分紅比率。
從產業的角度來看,現在的市場和過往的最大區別就是“有一批中年歸來”。它們經過十幾年的產業調整,估值低企、市場研究不夠,存在著巨大的“預期差”。這不是簡單的幾個點股息率,而是十幾年產業調整磨出來的機會。并且,它們數量眾多、在A股中的市值占比足夠。過去幾年,諸如工程機械、航運、煤炭、五大行都在歸來。以三一重工為例,2016年年初到2021年年初,漲幅達到10倍,這一波上漲與其在2005年到2008年間的上漲并不相同,當時“少年階段”的上漲,取決于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城鎮化、房地產需求的大幅爆發,而本輪“中年階段”的上漲,是因為三一重工在行業中變得優秀,市占率在提升,出口在增加,再加上工程機械替換的需求,所以,即使固定資產并無增長,總需求也無擴大,三一重工仍有較好的市場表現。
所以,這是長達十年才磨出來的“劍”,是產業調整帶來的投資機會,要從產業的角度來理解紅利投資。
而且,目前低估紅利估值并沒有上升,紅利指數2021年初的市凈率為0.69倍,當前仍是如此。低估紅利的牛市可能從2022年10月開始,“絕望中誕生”。而現階段,很多基金和機構投資者持有的紅利資產并不高,處于“猶豫中前行”的期間。
投資方式要改變
“中年”的投資方法和“少年”有所不同。它們確實沒有成長性、沒有廣闊空間,但未必沒有價值。而現如今很多人還想不明白為何過去三年,以中石油、中石化、交通銀行等為代表的、具備“平庸”基本面的股票,股價能漲這么多。
究其根本,是因為過去十幾年,主流投資界習慣了“少年”的投資方式。A股崇尚成長投資,言必稱滲透率、市場空間,日常跟蹤景氣指標,對市值的關注超過估值。從1996-1997年的小家電、2005-2007年的強周期、2013-2015年的互聯網,再到2019-2021年的新能源,都是成長投資的思路。
2016年之前,A股所有的行業都是新興產業,只能用成長投資的方法;2016年之后,很多之前景氣下行的行業如白酒、工程機械、航運、造船、煤炭等經過多年的調整后“周期歸來”。這些傳統行業雖已不復“當時少年”,再也沒有巨大的市場空間,但僅憑“市占率提升”“替換需求”“供給收縮”等邏輯再次實現戴維斯雙升。
事實上,相對于成長投資,“成熟行業的輪回投資”更加穩定。成長投資雖然空間大但勝率并不高,更需要過人的眼光,要看對未來。專注于成熟行業的周期投資是一個更加容易、常人可學的方法。如果是一個永續行業,總有低谷和高潮,而且由于人性的“不愿等”,景氣低時往往無人問津,我們只需要在周期低點擇機買入等花開即可。而且,由于是成熟行業,市場格局比較清晰,即便在周期低點也知道未來選擇什么股票。這不像新興產業,即便看對了賽道,也不知道未來哪個是龍頭,中間充滿了顛覆。
正是由于這種穩定性和確定性,所以一開始就可以重倉,即便最終股價漲幅不像新興產業那么大,但由于一開始就能重倉、選對標的,最終收益也未必低。在A股,2016年之前只有一種投資方法,以至于大家覺得這是唯一。2016年之后估值跌到位第二種方法應運而生,未來會變得越來越重要,這就是近幾年紅利和低估行業重新崛起的理論基礎。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