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碩
“隨著全球汽車行業的變革與發展,中國市場正在逐漸成為全球汽車不可或缺的增長動力源。”在日前普華永道攜手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共同發布的《擁抱未來的世界汽車之都——2025上海智能汽車發展白皮書》里,是這樣描述當下汽車行業的現狀的。
當下,全球汽車市場正在經歷深刻變革時期,技術的顛覆、氣候變化、地緣政治格局重塑和其他快速衍變的全球趨勢都將持續對汽車產業的運行方式和未來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
普華永道指出,2024年全球汽車市場銷量突破9000萬輛,保持了溫和增長的態勢。受益于全球經濟的回暖、消費者需求的持續釋放及電動智能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全球汽車市場已經逐步恢復至2019年的歷史高位。
另外,全球汽車行業的電動化、智能化趨勢顯著,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首次超過1700萬輛,新能源滲透率約20%。L2級自動駕駛逐漸成為主流,各車企紛紛推出自動輔助導航駕駛系統和操作系統,不斷突破技術瓶頸,以更加先進的、細致的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功能和體驗重新定義新時代的智能汽車。
而中國汽車產業也正在經歷從量變到質變的突破。
2024年中國汽車產業總值10.65萬億元,成為中國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還有一個要關注的數據是,2024年中國汽車行業產銷量突破3100萬輛,中國本土品牌崛起和新能源汽車是主要增長極。
瑞銀中國汽車行業研究主管鞏旻表示,中國擁有大量工程師、優質完備的電池產業鏈及自動駕駛軟硬件創新企業,更早更快地把中國納入全球研發重心,將是決定跨國汽車公司未來十年乃至二十年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另外,在外界看來上海車展傳遞出一個清晰信號:外資企業正以“深度本土化”重構與中國市場的關系,不再局限于技術輸出,而是通過與中國伙伴的協同創新,共同定義下一代智能汽車標準。
鞏旻指出,從這次上海車展能看到全球整車廠擁抱中國研發力量。“我們還觀察到全球汽車制造商越來越多地采用中國技術。一些全球領先的汽車制造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堅定地將中國技術和研發力量引入它們的產品中。例如與中國供應商在自駕功能上進行合作;利用合資伙伴的平臺或本土工程師來開發電動汽車車型;建立或擴大中國研發團隊。隨著時間的推移,全球汽車制造商中兩大陣營即擁抱中國研發力量的車企和規避中國市場的車企的競爭力將出現分化。”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