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2021年,2022年總結:2021年設備板塊營收2713億元,歸母凈利潤702億元即使2020年,毛利率57%,四率26%,凈利潤率26%盈利能力仍然很高分季度來看,2021Q2~Q4醫療器械增速受高基數影響有所放緩,22Q1單季營收1066.4億元,單季凈利潤385.5億元,受新冠肺炎抗原檢測試劑放量影響增速明顯加快22Q1單季度毛利率62.6%,單季度利潤率62.6%剔除新冠肺炎檢測試劑的干擾,22Q1單季營收492.4億元,單季凈利潤100.2億元2021Q1的高基數和2022Q1的疫情對常規表現形成壓力
外地設備采購有望成為招聘新常態,全國采購下滑有望邊際回歸帶量采購正在醫用耗材領域廣泛開展,并有逐步向IVD和設備領域蔓延的趨勢未來國家+地方兩級將推動設備帶量采購常態化,其中人工晶狀體,支架,骨科,補片等將首當其沖國家高值耗材分兩批收繳根據第二批聯合采集的結果,平均降幅為82%,遠小于之前的冠狀動脈支架國內部分產品甚至在原廠出廠價以上通過降低經銷商的漲價幅度,使入選產品有望實現以價換量與冠狀動脈支架相比,聯合集采有所緩解,也帶動了市場對器械集采下降預期的邊際回歸
在成本控制的背景下,設備行業開始新的投資周期,關注抗成本屬性的滲透率和國產化率近10年來,伴隨著國家健康投入的增長,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分級診療的推進,我國設備市場規模已超過8000億元,需求側消費升級不斷推進同時,大部分賽道國產化率不到40%技術突破+性價比+渠道優勢推動國產化率持續上升展望未來,在控費總基調下,市場將追逐更多創新潛力大,競爭格局優,普及率低,國產化率低,定價權高的賽道而產品成熟,國產化率高,競爭激烈的賽馬場,將面臨仿制藥集采邏輯和業績并重的局面設備板塊結構性機會大于板塊,政策免疫/防控費成為設備重要投資方向
投資建議從產業鏈角度關注醫保免疫的方向和兩低軌跡
1.海上國際化:邁瑞醫療,南威醫療,振德醫療,新產業,普門科技等。
2.To—B:制藥設備,生命科學服務,藥房自動化,耗材生產設備,供應鏈上游,3.兩個低賽道:影像領域,內窺鏡,手術機器人,電生理,眼科,TAVR
風險提示:政策控費風險,出海不及預期,國內替代不及預期。
醫療設備:成本控制背景下,關注醫保免疫軌道和兩低軌道。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